在HTML5以前,HTML的文件上传域的功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,这种局限性主要体现为:1.每次只能选择一个文件进行上传。2.客户端代码只能获取被上传文件的路径,无法访问实际的文件内容
HTML5允许同时选择多文件上传,而且HTML5允许客户端JavaScript访问实际的文件内容
FileList对象与File对象
HTML5为type=“file“的<input.../>
元素增加了如下两个属性。
- accept:该属性控制允许上传的文件类型。该属性值为一个或多个MIME类型字符串,多个MIME类型字符串之间应以逗号分隔
- multiple:该属性设置是否允许选择多个文件
JavaScript可以通过files属性访问type=“file”的<input.../>
元素生成的文件上传域内的所有文件,该属性返回一个FileList对象,FileList对象相当于一个数组,开发者可以使用类似于数组的方法来访问该数组内的每个File对象
File对象是一个JavaScript对象,JavaScript可以通过该对象获取用户浏览的所有文件的信息。File对象包含如下常用属性:
- name:返回该File对象对应的文件名,不包括文件路径部分
- type:返回该File对象对应的文件的MIME类型字符串
- size:返回该File对象对应的文件的大小
1 |
|
不要单靠accept属性来过滤文件类型,因为这只是客户端的文件类型过滤,这种文件类型过滤是很脆弱的,如果开发者需要进行文件上传,则必须在服务器端对文件类型进行过滤
使用FileReader读取文件内容
FileReader同样是一个JavaScript对象,开发者可以通过该对象在客户端读取文件上传域所选择的文件内容。FileReader提供了如下方法:
- readAsText(file,encoding): 以文本文件来读取该文件,其中encoding参数指定读取该文件时所用的字符集,该参数的默认值是UTF-8.
- readAsBinaryString(file): 以二进制方式来读取该文件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读取文件内容的二进制数据,这样就可以通过Ajax把数据上传到服务器
- readAsDataURL(file): 以DataURL方式来读取文件。这种方式也可以用于读取二进制文件,只是这种方式将会采用base64方式把文件内容编码成DataURL格式的字符串
- abort() : 停止读取
需要指出的是,FileReader的所有readXXX()方法都是异步方法,这些方法都不会直接返回读取的文件内容,程序必须以事件监听的方式来获取读取的结果。
FileReader提供了如下事件来监听读取过程
- onloadstart:FileReader开始读取数据时触发该事件指定的函数
- onprogress:FileReader正在读取数据时触发该事件指定的函数
- onload:FileReader成功读取数据后触发该事件指定的函数
- onloadend:FileReader读取数据完成后触发该事件指定的函数,无论读取成功还是读取失败都将触发该事件指定的函数
- onerror:FileReader读取失败时触发该事件指定的函数
1 | 浏览文件:<input id="file1" type="file" /><br/> |
FileReader在读取文件的过程中可能多次触发onprogress事件,通过该事件绑定监听器即可实时监控文件的读取进度。例如:
1 |
|
FileReader只是客户端的JavaScript对象,使用FileReader所进行的上传只是把磁盘上的文件读到浏览器内存中,并未真正上传到服务器。如果需要真正把客户端文件上传到远程服务器,则可把文件数据以POST方式请求提交到远程服务器,远程服务器负责接收并解析文件数据,并把数据内容保存到服务器。